推广 热搜:

浮光掠影,管中窥豹,夏日晴空下的英伦行记,伦敦旅游游记

   日期:2025-05-06     来源:www.aliqcb.com    浏览:473    评论:0    
核心提示:前言“假如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样,除却旅游,极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关于旅游,对我触动最深的莫过于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这句名言。在网络、线上地图大量的信息几乎已洞悉世界各地的风貌八卦,各种攻略解释说明已经把...

前言

“假如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样,除却旅游,极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关于旅游,对我触动最深的莫过于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这句名言。在网络、线上地图大量的信息几乎已洞悉世界各地的风貌八卦,各种攻略解释说明已经把目的地解剖得彻彻底底的当下,到底是什么在催动大家迈腿行进的节奏?可能是那些零星出目前电影、音乐、书本里的故事,也或是伦敦晚上10点才到来的黄昏,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彩虹,公路加油站忽然出现的一只鹿,和连绵不绝的草场与阴晴不定的天空。这一次的英伦之旅,便是为了这类鲜活场景与人群表情,活在当下,便去身体力行地走进那些遥远的古老的,老气横秋却又兼容并蓄的城市与原野。预告片放出。黄昏时分的伦敦大本钟。

大本钟

大英博物馆95号房间。

大英博物馆

向上打开的伦敦塔桥。

伦敦塔桥

伦敦博罗市场卖车厘子的老板娘。

博罗

船游伦敦泰晤士河。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泰晤士河,伦敦的妈妈河

世界上那些数得着的伟大城市,大都会有一条大河与之相伴。人类逐水而居,聚居成城,大河与大城,天生便是相辅相成,就像塞纳河之于巴黎,涅瓦河之于圣彼得堡,泰晤士河之于伦敦。泰晤士河,是伦敦乃至英国的妈妈河,这条全长346公里河流,是英国第二长河,在英国南部举足轻重,横贯英国首都伦敦与沿河的10多座城市,并最后注入北海,汇入大西洋。比之黄河、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这类绵延数千里的世界大河,仅仅数百公里长的泰晤士河好像不值一提,但它流经的却是英国的精华所在。

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

大家从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旁的码头上船,逆流向上游行进,1个半小时的船程,便可抵达伦敦的心脏威斯敏斯特。

作为一个岛国和过去的海上霸主,英国有着悠久的海洋航行传统,在格林威治码头附近,就有一艘19世纪的帆船“CuttySark号”(又名“短衬衣号”)供游人参观,这是创下去世界帆船最快航行速度的一艘船,过去还来过中国运过茶叶。

泰晤士河远比我想象中开阔,船运也十分繁忙。除去游船以外,各种各样的帆船也在泰晤士河上航行。伦敦的主要建筑大都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畔,下游多是现代的高楼大厦,而越往中心,则越多颇有岁月的历史建筑。借一艘高桅帆船的光,大家亲眼目睹了伦敦塔桥的开合。这座上开悬索桥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为了高桅帆船通过,伦敦塔桥的两块各自重达1000吨的活动桥面,缓缓向上折起,待船只通过后,又缓缓放手,恢复桥面的通车——这也是伦敦难得的一景。

伦敦塔桥伦敦塔桥伦敦塔桥伦敦塔桥伦敦塔桥

越过伦敦塔桥再往前行,还会路过“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这艘二战功勋巡洋舰排水量达到13175吨,是英国二战时期建造的最大的轻型巡洋舰,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经过了现代改装,现在退役成为了一座博物馆,

当望见“伦敦眼”摩天轮之时,大家的船游泰晤士河之旅也快到达终点。这座135米高的摩天轮为庆祝新千年而建造,一度过去传出过要拆除的传说,但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最后让当地议会决定长期保留。在摩天轮的对面,就是伦敦的地标——大本钟、议会大厦和西敏寺,伦敦的精华,尽在于此。

伦敦citywalk,从大本钟到特拉法尔

我在威斯敏斯特桥上一直等到了晚上9点半,才终于迎来了伦敦的“BlueMoment”。
6月的英伦,太阳好像要到晚上8点多钟,才依依不舍地西下,白昼的时光温顺而绵长。

大本钟大本钟大本钟大本钟大本钟大本钟大本钟

建于19世纪的大本钟和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是伦敦标志性的景观,议会广场旁矗立着10多位政治家的雕像,最显眼的自然是裹着风衣的稍显老态的铁血首相丘吉尔,其他的还有劳合·乔治、曼德拉、甘地等。

在这类政治家雕像的旁边,就是长眠着牛顿、狄更斯、达尔文和丘吉尔,还有数十位国王在此登基过的西敏寺。而从这里沿着国会街、白厅街一路北行,便可直达特拉法尔加广场。

这条短短1公里多的街道,是英国新闻出镜率最高的地方,英国最为要紧的政府部门,几乎都集中在了这里。整条街以波特兰白石为基底,看上去非常简洁,与伦敦标志性的火红色巴士、黑色老爷车出租车和红色老电话亭一块,成为了伦敦独特的景观。白厅街名字的来源,是1698年毁于大火的白厅宫,现在只剩下国宴厅,这是英国最早的帕拉第奥式建筑之一,讲究简单明了、严谨对称,是英国新古典风格的前身。克伦威尔将查理一世推上的断头台就设在这座楼前。从议会大厦北行,第一个经过的是查理国王街,这里是英国财政部和外交部。而再往北,就是赫赫有名的唐宁街——“唐宁街10号”是英国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的府邸,并也成为其后历届英国首相的官邸,也是英国政府的代名词。这里虽然有荷枪实弹的警卫戒备森严,但却不禁止游客拍照,大可以随便观赏。

其后路过的,是皇家骑兵卫队大楼——戴着尖尖的头盔,身着红色军服,手持马刀,骑着高头大马的皇家骑兵是伦敦闻名遐迩的一道景观。这里也过去是原英国军队的总部,已有350年的历史,皇家骑兵卫队仍保卫着这里。穿过大楼后面的沙地广场,就是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

国会街和白厅街的街道中间,也有不少历史人物的雕像和历史纪念碑。和平纪念碑、二战妇女纪念碑、一战时的元帅黑格伯爵雕像、德文郡八世公爵等依次排列,每一座都与英国的历史息息有关,承载着英伦的沧桑岁月。

大英博物馆95号房间,藏着最好看的的中国瓷器

“你要带我回中国吗?”前一阵,有一部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片火遍互联网,中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探寻回国的道路的故事,让无数观众落泪。依据有关统计,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宝贝约有100多万件,被4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珍藏。其中英国大英博物馆就是珍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约有2.3万件,包含不同年代的青铜器、玉器、瓷器、字画等等,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史。在大英博物馆中,除去大伙都了解的33号展厅(中国馆)外,还有一个神秘的“95号房间”,那里藏着最好看的的中国瓷器。
95号房间在大英博物馆的三层,其实就在“中国馆”旁边,展厅不大,却展藏着许很多多的中国瓷器珍品——这里又被叫做“中国瓷器馆”,既有举世闻名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又有有着“雨过天青云破处”美誉的宋朝汝瓷;既有过去拍出过2.8亿港元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同款,又有清朝御制款的珐琅彩珍品……林林总总共有1000余件中国瓷器珍品,门类齐全,工艺水平极高,让人叹为观止。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这个堪称集合了“半部中国陶瓷史”的房间,里面的文物都源于一个人的珍藏——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SirPercivalDavid,1892-1946),所以95号房间又被叫做”大维德瓷器展厅”。说起这大维德,他的一生还确实非常传奇,1892年,大维德在英国当时的殖民地印度孟买出生,是个妥妥的富二代,家开的有贸易公司、纺织厂,甚至还有银行,他一个人本人在剑桥同意了教育。优渥的家境是大维德日后沉迷艺术品的基础,在一次在朋友家里见到了一只中国瓷瓶之后,大维德就迷上了这种来自东方的艺术珍品。
1914年时,大维德就开始在伦敦从经营中国文物的公司手里频繁购买中国瓷器。为了进一步研究,他还自学了中文,并系统性的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颇有造诣。
10年之后的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了紫禁城,而这一年,大维德来到了中国,这个时候他已经在珍藏界颇有知名度了。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大维德还参与了在故宫举行的宫廷艺术珍宝展的设计。而到了1927年,盐业银行筹备供应清朝末代皇室抵押在那里的内府珍宝,大维德抓住了这个机会,经过多次的谈判,获得了40多件瓷器——这是货真价实的文物珍品,大多数都源于宋朝名窑,特别以哥窑、官窑居多。由于获得了这40多件珍品,之前已经小有知名度的大维德在珍藏界名声大噪,他也继续广泛地在中国各地购买瓷器藏品,收获了自己庞大的中国瓷器珍藏。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在95号房间的入口处的展柜里,陈列着大维德最为珍贵的瓷器馆藏——宋朝汝窑瓷器。关于汝瓷,有一个非常诗意的故事,据了解那是北宋时一个夏季的午后,在东京汴梁皇宫里小憩的宋徽宗做了一个梦: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之处,有一抹让人陶醉的天青色……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并让瓷器工匠参考进行烧制——冠绝于世的汝瓷由此诞生。这个传闻是不是真伪不可考,但南宋叶真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这说明了汝窑大概的烧造时间和烧制缘由。有宋一代,虽武德不彰,但这清淡简洁不重雕饰的审美确实在线,这可能也是淡雅天青色的汝瓷于宋代诞生进步是什么原因。依据记载,现在有记录传世的宋朝汝瓷不到70件,是宋代“官汝哥定钧”五大名窑中存世最少的一种。珍藏最多的台北故宫也不过21件,而在这个展柜里就有7件,而且每件都是完好的珍品,包含乾隆御题汝窑碗、刻花鱼纹洗、葵口盏托、三足奁式炉、水仙盆、浅碟、瓶各种器型,无论是数目和水平都让人叹为观止。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二战爆发之后,大维德夫妇在去印度途中取道上海时,正遇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逮捕入狱关押了9个月。这次历程让大维德的身体遭到了非常大伤害,患上了肌肉萎缩,此后都与轮椅为伴,这也让他开始考虑自己藏品将来的归属问题。
1953年,大维德将全部藏品捐赠给伦敦大学,并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
1964年,大维德过世。到了2007年,因为运营本钱的重压,伦敦大学将所有藏品转移到大英博物馆,开始了长期“借展”,这也就是95号房间“中国瓷器馆”的来历。与不少外国博物馆不同,95号房间的布展是根据中国陶瓷进步史来布展的,虽然展厅不大,但展品却堪称个个都是珍品,每一个都值得细细地品味赏析,去大英博物馆参观时,看千万不要错过这里。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在格林尼治天文台邂逅本初子午线

在伦敦东南郊格林尼治天文台外的砖墙上,有一座1852年安装的大钟,展示着“世界标按时间”,游客们排着队在这里调校我们的手表。而在大钟的旁边,一条用金属条标识的经线,就是0°经线——本初子午线。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始建于1675年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泰晤士河的一座小山上。周围还有绿草如茵的格林尼治公园,山脚下则是皇家海军学院。天文台最早是为服务英国立国的航海事业而打造,测量正确的经纬度,为海上航行的船员提供方位参照就是它的任务。大伙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而经线不像赤道那样由地球自转轴决定,理论上任何一条经线豆可以被概念为本初子午线,但为了规范,在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通过当时格林尼治天文台埃里中星仪所在的经线,作为全球时间和经度计量的规范参考经线,也就是0°经线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这里也成为了“世界时区”的起点。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在本初子午线这里,很多游客都爱脚跨两侧,说自己“横跨了东西半球”,其实这是个漂亮的误会,由于本初子午线虽然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但并非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真的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西经20度,东经160度——其实细想一下就了解了,假如以本初子午线划分东西半球,那英国岂不是横跨了东西半球,这会带来很多的不便。而真的的分界线上,几乎不穿过任何国家,大伙都不会遭到干扰。

白金汉宫,国王的“办公室”

说起白金汉宫,那可是伦敦乃至英国最为有名的地方之一,天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乌泱泱地挤在这座皇家宫殿的大门,一睹皇室生活的风采——自然而然,据了解这里的小偷也是最多的。

白金汉宫白金汉宫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是英国皇室的官方住所,也是英国国事活动和皇室招待的中心,不过英国的女王和国王们,好像并非非常喜欢住在这里,只不过把这里当办公室,每周来几次办公签签字用。譬如故去不久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就更喜欢住在温莎城堡——这是为何呢?以白色为基调的白金汉宫始建于1703年,原本是为白金汉公爵建造的一座大型联排别墅,而后被国王乔治三世购买,后来几经扩建,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国皇室在伦敦的住所。

白金汉宫

宏伟、壮观、奢华……但住起来可能未必舒适。其实那些看着规模庞大的宫殿城堡的居住体验未必有大伙想象得那样好,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大多数宫殿、城堡都面临着缺少现代化改造,维护本钱高等问题。白金汉宫也传出过太过空旷、屋内寒冷、洗浴不便、缺少隐私,甚至还有不绝的鼠患等等问题。想想乾隆帝也不住在太和殿,而是喜欢窝在养心殿的“2室1厅”里,大概也是类似是什么原因。但不管如何说,白金汉宫还是英国皇室露面频率最高的地方,身着红色军服,戴着高高熊皮帽子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在白金汉宫前,还有一座白色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建于1911年,基座是2300吨的汉白玉,顶端是鎏金的胜利女神和两个随从像。主碑四周是台阶和水池。基座四角各有一组人狮铜像,底部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汉白玉坐像和正义和真理天使的雕像,栩栩如生。

白金汉宫白金汉宫白金汉宫白金汉宫白金汉宫

博罗市场,伦敦的烟火气

来英国之前,已经听了不少关于“黑暗料理之国”的段子,但到了博罗市场((BoroughMarket),才发现除去遍地的炸鱼薯条以外,伦敦的美食其实也有不少。博罗市场坐落于伦敦南华克区,是伦敦最大也是最古老的食品市场之一,有着满满的人间烟火气。这里离伦敦标志性的碎片大厦(TheShard,欧洲第二高楼)不是太远,抬头就能望见三棱锥一样的摩天楼。

市场进门的地方是蔬菜水果区,还有卖海鲜和奶酪的商铺,虽然是那种接地气的小铺,但摆设得都非常整齐和漂亮,市场里也没什么难闻的异味。收拾门店的多是青年,大都友好热情,卖车厘子的老板娘看我拿着相机,还非常有镜头感地给我摆了个POSE——嗯,她卖的车厘子味道也是相当nice。还有一家卖杯装草莓的,据了解吃的时候会给浇上一勺子巧克力酱——还真是挺特别怎么吃,也是市场里的特点小吃了。

博罗市场蔬果的价格确实比大家去过的TESCO之类的超市要贵一些,但食材的品质也非常上乘。海鲜摊位的生蚝看着非常新鲜,现场淋上柠檬汁就能直接大快朵颐。再往里走一些,就能阵阵食物烹饪的香味了。博罗市场餐饮小吃区其实是各国美食的大杂烩——姜饼小人、西班牙海鲜饭、墨西哥塔可、东南亚炒粉……应有尽有,据了解还有一家黑猪肉夹馍特别网络红人(这是要坐实英国是欧洲的陕西啊),面包夹生菜夹卤猪肉再加上浓郁酱汁,吃了的人都叫绝。

除去卖吃的以外,市场里还有不少卖瓷器碗碟之类的小店,东西都挺别致,看着非常文静。博罗市场目前也是伦敦的网络红人打卡地之一,不少游客和当地人都来这里打卡和探寻美食,可遗憾的是,我没在这个包罗万象的市场里找到餐饮店。

海德公园,从女王的后花园到伦敦城市绿心

沿着热闹有着无数商店的伦敦牛津街一直前行,便能到达伦敦最大也是最知名的公园之一——海德公园。坐落于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历史很长时间远了,最早这里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个大庄园,后来成为了英国王室打猎场的一部分。据了解维多利亚女王非常喜欢这里,她生的肯辛顿宫就坐落于海德公园边上,所以海德公园也曾是王室家族的后花园。

英国海德公园英国海德公园英国海德公园

再之后,海德公园渐渐成为了伦敦市区的一部分,万国工业展会在这里举行,海德公园也日渐成为了伦敦的公共公园。这里有着广袤而平坦的草场,树木郁郁葱葱,九曲湖和长湖为公园带来了灵动,湖中有无数的野鸭、水鸟、天鹅,而且一点也不怕人,不过请你按捺下激动的心情,湖边就立着告示“不要喂食”。

英国海德公园英国海德公园英国海德公园英国海德公园英国海德公园

今天的海德公园是伦敦人散步训练的地方,大家在这里闲逛、跑步、骑车、晒太阳,甚至还有人在这里骑马……作为老牌帝国,家底深厚,伦敦人还是非常有松弛感,找张椅子或者干脆就这么往地上一躺,就是一个闲散的下午。

英国海德公园英国海德公园

除去自然景观以外,海德公园里也有不少历史建筑,“演说者之角”就是其中一个,据了解从19世纪起,这里常都有人发表演说,慷慨陈词。不过大家去时,并没看到演说者在高谈阔论,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英国海德公园

温莎城堡,王室家族的爱恨情仇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除去英国当地以外,还有10多个国家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其中包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所以英王到今天依旧为名义上统治最大面积领土的君主,而目前的英国王室,是王温莎王朝。坐落于伦敦中心的白金汉宫是英王的“办公室”,而故去不久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最喜欢住的寝宫,其实是离希斯罗机场不远的温莎城堡,这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女王在这里度过的时间最长。不过现任英王查尔斯好像不太喜欢温莎城堡,缘由是希斯罗机场起降的航班太吵……

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

温莎城堡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征服者威廉一世时期,而后不断扩建加固,自12世纪以来一直是英王的行宫,。城堡面积广大,主要由一座宫殿、一座教堂和一些其他的建筑构成。这里既是王室的宫殿,也是热点的旅游地,作为来伦敦必去的打卡地之一,天天温莎城堡的游客都络绎不绝——据了解门票的收入,都被用来用于城堡的平时维护和补贴王室的花销。和英国不少景点一样,温莎城堡里也有手持的多国语言解说器,为游客解说各处的景观。不过所有些室内场景——包含圣乔治礼拜堂、城堡宫殿等都不允许拍照,所以只可以用双眼来赏析这座富丽堂皇的古堡了。

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

圣乔治礼拜堂(StGeorge'sChaple)是来温莎城堡必去的一个点。这座哥特式的教堂建造于1475年,花费了50年才完工,有着精美的扇形拱顶和斑斓的花窗。很多王室结婚典礼都是在这里举行,包含目前的国王查尔斯与卡米拉的结婚典礼。圣乔治礼拜堂也是英国的王室坟墓,葬有海量的国王和王后,可谓见证了英国王室的爱恨情仇。

温莎城堡温莎城堡

温莎城堡的宫殿内部可谓富丽堂皇,餐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每个房间和大厅各有功用,到今天仍是举行国家和官方活动的场合。宫殿里的陈设与珍藏也是琳琅满目,除去中世纪的盔甲、刀剑外,还有珠宝、瓷器与名家的油画等等。特拉法加战役里击中名将纳尔逊的那枚子弹,也被珍藏在这里。

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温莎城堡

对了,来温莎城堡别忘了去“玛丽皇后的玩偶屋”(Mary'sDoll'sHouse),这个小小的角落却是妙趣横生。玛丽皇后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奶奶,她可谓是娃娃屋的高阶玩家。“玛丽皇后的玩偶屋”始建于192024年初,花了4年才完成。建筑师埃德温·鲁琴斯爵士携带1500名艺术家制作了这件精致的微缩艺术品。玩偶屋十分精细,有着真实宫殿房间中几乎所有些设施——家具、楼梯、钟表、抽水马桶……甚至书架上的图书也被精心复刻,完完全全是一个缩小版的宫殿。温莎城堡外也是热闹很

旅游Tips

大交通大家此行乘坐的是南方航空的航班,从北京直飞伦敦,时间差不多都是10小时。去时飞机坐得非常满,回程时则比较宽松。

小交通在伦敦推荐买一张牡蛎卡(OysterCard),和和国内用的交通卡很像,是一张在伦敦区域都可以用的智能交通卡。办卡的成本5英镑,退卡时可以全额返还。在伦敦地铁站的机器上都可以办卡,进入办卡界面后选中文,按部就班,选择好充卡的额度即可,全程无困难程度。有wifi标志的信用卡则可以直接刷卡进站坐地铁,不需要再办牡蛎卡。兑换&汇率在英国不少地方还要用现金的,大家去时汇率大概为1(英镑):9.4(人民币)左右,在中国银行兑换时可以选择“零钱包”有零有整便捷用。

 
打赏
 
更多>同类攻略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中国旅游网-跟团游,自由行,国内游,出境游,周边游,自驾游,景点门票,特价机票,火车票及酒店一站式旅游预订平台